全部∨
搜索
走进计量测试
基准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计量测试
走进基准故事:中低频振动基准/副基准装置
上传日期:2025-03-17
来源: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大邑实验基地保存了3项中低频振动基准/副基准装置,分别是低频水平向振动基准、低频垂直向振动基准和中频振动副基准,频率范围覆盖0.1Hz~5000Hz,总体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家振动基准量值溯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航空航天、地震监测、地质勘探、核电装备、微电子制造、高铁等领域服务,保证了国家重大项目工程中振动量值测量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低频(垂直向/水平向)振动基准

1742178916442003370.png1742178934534055800.png

1742179038211004304.png

二、中频振动副基准

1742179077936008303.png

三、基准建造


山坳坳里的振动基准

我院3项振动基准的建立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为解决“四化”建设中急需的计量标准问题,我院老一辈计量科学家邓荣鑫、黄德胜、刘延子、范立明等,排除干扰,埋头苦干,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于1979年研制建立了低频垂直向振动标准装置和低频水平向振动标准装置,1983年研制建立了中频振动标准装置,解决了我国在地震测报、水电工程、航天航空、船舶制造、机动车辆、电子电力核爆侦探等领域广泛应用的振动传感器和测振仪的计量问题。

当时,基准装置采用了多种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测量系统采用绝对法,频率范围为1Hz~2000Hz,总体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外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

1986年12月,原国家计量局审核批准3项装置为低频垂直向振动基准装置、低频水平向振动基准装置、中频振动副基准装置,并颁发国家计量基准证书。


第二代基准守护人:朱沙

进入21世纪,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振动应用频率范围不断扩展,同时对测量精度、相位参数校准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国家基准是一个国家的最高标准,也代表了一个国家在该领域的最高测量能力和水平。为保证我国振动基准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一致,以朱沙研究员为首的我院科研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振动基准相关技术的研究。


基准的升级改造

历时10年,振动国家基准频率下限由1Hz至2000Hz,扩展至0.1Hz至5000Hz;增加了振动基准相位溯源能力;最佳测量不确定度由1%提升至0.3%,丰富和提升了我国振动基准量值溯源体系的范围和内容,使我国中低频振动基准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于2015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7年基准装置通过复核换发了新的基准证书。

新一代基准守护人:方超

1742179859146092022.png

振动基准实验室科研团队成员:章兵、方超、黄勇、王伟

如今,振动基准实验室科研团队秉持前辈精神,奋发勇毅前行,聚焦振动量值计量体系,密切关注技术发展和行业动态,申报和承担了多项科研任务,修订和制定计量技术规范3项,发表科技论文5篇,完成国内比对2项。


基准的传承

未来,在现有基准装置基础上,基准维护团队将继续探索激光测振、振动台系统设计等方法技术,为更深层次基准改造升级提高技术储备,同时以国家计量基准战略备份建设为契机,深入研究超低频和高频振动计量技术和路线,进一步扩展我院振动量值体系和提高校准能力。

1742179281716098680.png



业务咨询:
028-60828828
联系电话:
028-60828828
邮箱:
nimtt@nimtt.com
邮编:
610021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玉双路10号
Copyright©2013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 蜀ICP备 09003775号 网站总访问量(单位:次):505434 今日独立用户访问量(单位:个):5337 19999

川公网安备 51010802000911号

Copyright©2013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版权所有